朱永彪:从甘肃到中亚,“一带一路”建设如何“破局”?

2021-07-16 22:03:00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中亚地区和中国西部省份在地理环境、历史基础以及现实发展情况上有很多共通与相似之处。两个地区之间该如何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加强互联互通、推动沿线地区共同繁荣?中国和中亚的“一带一路”合作又面临哪些挑战?未来应如何“破局”?

就这些问题,中国一带一路网近日邀请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永彪教授进行解读。

“天然优势”与“现实困境” 

中国一带一路网:您是如何开始从事“一带一路”研究的? 

朱永彪:我是2007年留校的,当时就在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工作。上学时我对恐怖主义问题和大国的中亚战略比较感兴趣,工作以后也还是继续从事这两个方面的研究。

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首次被提出,中亚地区因此成为了“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当时我认为“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国家顶层合作倡议,是代表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的,所以在研究中也更多地关注这个方向,而且中亚研究本身也是“一带一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2014年,兰州大学成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中心;2017年拓展成为了“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到2018年,为了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计划把“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实体化,所以从2018年开始,我的很大一部分精力就参与到“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的建设方面了。

中国一带一路网:您长期从事中亚地区研究,在您看来,中亚各国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有哪些优势?

朱永彪: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中亚国家比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尤其在古代,都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处在一个枢纽的位置。而且中亚地区在历史上一度是靠古丝绸之路繁荣起来的,也就是说古丝绸之路逐渐衰落之后,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中亚多个国家与中国西部接壤,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对中国西部地区造成了冲击,对中亚各国也是一样。所以这些国家的自然和历史基础与中国西部比较接近,有比较一致的利益和诉求,对接起来自然会相对容易。

其次,中国在中亚地区是有良好的合作基础的。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中国就已经在中亚国家做了很多事,比如修铁路、修公路、修电网、修水利设施等,只是当时宣传得相对少。这些早期的合作一方面为“一带一路”在中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亚国家本身对于跟中国的合作有强烈的需求。

中国一带一路网:中国企业“走出去”到中亚地区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呢? 

朱永彪:当前我们对于中亚国家的研究和了解还不够深入,很多研究停留在比较空泛的层面,真正接地气的内容,比如这些国家的国情、法律、习俗、投资风险等细致的信息我们其实了解得很少,这就导致企业“走出去”之后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企业之间又缺乏充分、有效的沟通,不少企业只能闷着头往外走,走得通走不通只能看运气,甚至很多时候不断有企业在同一个地方犯了同一个错误、吃了同样的亏。我们现在缺乏一个平台,地方上一些积极“走出去”的中小型民企很难接触到有效信息。

另一方面,这些企业还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包括投资、法律、外语等领域的可以真正助力企业“走出去”的人才。这就导致企业一方面缺乏能力和意识去国际市场寻找商机,另一方面难以和有效的信息来源进行对接,甚至即便获得了信息,也很难去进行筛选、甄别和利用。

中国版全球化解决方案 

中国一带一路网:“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八年来,在中亚地区的合作集中在哪些领域,对当地有何影响? 

朱永彪:当前我国和中亚地区的“一带一路”合作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领域。能源领域包括石油、矿产、天然气等。比如中哈石油管线,虽然每年实际输油量在1000万吨左右,并不是很多,但是这条管线对于促进中国和俄罗斯的石油合作是有战略性意义的,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具有特殊的意义。再比如我国每年从土库曼斯坦进口的天然气约占全国总消耗量的十分之一,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包括修建公路、铁路、电网、水利设施,以及当地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等。除了能源和基建之外,也有一些中国企业对当地企业的投资,比如水泥厂、棉纺织企业等。

这些合作,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一方面对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中亚有些国家的用电是不能够保障的,像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虽然水利资源很丰富,但是发电和用电却是季节性的,夏天够用,冬天也许就不够,那么通过“一带一路”项目为这些地区的居民解决用电问题,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另一方面,通过促进交通和联系的便利化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这些国家之间以及各国国内的互联互通——我们现在讲的“一带一路”的“五通”,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中国和世界之间的“五通”,也应该包括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和各国国内的“五通”。这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比如哈萨克斯坦,通过中欧班列、通过“光明之路”计划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促成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重大改变,从国家到普通民众都可以从中受益。

中国一带一路网:中亚地区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对于全球其他地区有何意义? 

朱永彪:中亚地区处于欧亚大陆的枢纽位置,如果这个枢纽通了,会带动整个欧亚大陆之间的联系,促进欧亚大陆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

进一步来讲,中亚地区的崛起可能会改变全球贸易的空间格局。当前全球贸易主要是靠海运,大约90%以上的货物需要靠海路运输,虽然现在中欧班列发展很快,但是整体上占的比重还非常小,所以通过陆运来进行跨国贸易有非常广阔的增长空间。如果将来陆路运输所占比重提升,随着这些货物和人流的交流,所带来的货物量、人流量、信息量的变化是不可估量的。相应地,中亚地区将会从当下全球贸易中相对边缘的位置转变为真正发挥枢纽作用的角色,这不仅会改变这些国家的发展路径,甚至可能会改变传统的陆海贸易空间的格局。

再进一步讨论,全球贸易空间格局的改变将会加速“地球村”的形成——通过推动包括中亚各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来建设一个更平等、更美好的世界,改变当今世界发展严重不均衡的局面。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中国版的全球化解决方案,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一个更加符合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方案。

甘肃“客串前锋”的机会 

中国一带一路网:甘肃作为连接中国和中亚地区的重要节点省份,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获得了哪些发展机遇? 

朱永彪:我经常打一个比方,如果我们国家各省组成一个足球队的话,每个省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前锋,有的是后卫,有的可能就是守门员。甘肃以前可能更多的就是像后卫或者守门员这样的角色,但“一带一路”的提出让甘肃有了“客串”前锋的机会,或者说做“带刀后卫”的机会,也有了可以冲到前面去射门的机会。

“一带一路”倡议为甘肃这样的内陆省份的对外开放提供了全新的框架和基础,是对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一次升级,让我们有机会通过“一带一路”去充分发挥甘肃的优势,去参与重新塑造中国经济未来新的增长极和增长方式。

同时,在甘肃传统的通道优势之外,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还给甘肃提供了另一个发挥优势的渠道——利用甘肃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资源。经国家批准、每年在甘肃举办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简称敦煌文博会)就是一个例子。其实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候,国家对于如今所面对的国际舆论是有预期的,也是希望通过诸如敦煌文博会这些可以促进民心相通的项目和活动,去尽可能抵消这些杂音,传播真实的中国故事。这一方面可以发挥甘肃省服务国家重大倡议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确实可以进一步把省内的资源盘活。

中国一带一路网:在您看来,甘肃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面临哪些挑战,又该如何破题? 

朱永彪:“一带一路”倡议给甘肃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挑战也随之而至。

首先,在如何“破题”这一点上,我认为甘肃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智库建设,并提升对智力资源的支持和重视。当前甘肃多数高校对“一带一路”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而若要真正接地气地去解决甘肃的问题,制定甘肃的方案,最好还是需要甘肃本地的学者团队。因此,从省一级去组织和支持“一带一路”相关的智库建设,对于甘肃融入“一带一路”的“破题”一定是有帮助的。

其次,甘肃如今迎来了政策机遇的叠加期,国家很多重大政策都和我们相关,比如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等,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些政策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而“一带一路”其实可以发挥一个抓手的作用,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最大程度发挥各项政策的优势和红利,尝试将甘肃打造成一个国家战略融合的试验区。

另外,要处理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如今受疫情影响,企业“走出去”不同程度上受阻的情况下,甘肃需要结合实际,利用外资,着力“引进来”。“一带一路”不仅是“走出去”的实践,也要注重通过加强和东部地区兄弟省份的合作,通过“引进来”把自身发展起来,提高自身的实力,这也是为了更好地“走出去”打好基础。对于甘肃来说,尽管有了“客串前锋”的机会,但也应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比较优势,不应一门心思地去和其他兄弟省份“比射门和进球数量”。

同时,甘肃需要着力发挥自己的能源优势,并抓住时机推动清洁能源转型。甘肃省的整个能源产业链是比较全的,从核能到传统的石油化工,再到光伏、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再到全球领先的超远距离特高压输电技术等等,甘肃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未来如果通过“一带一路”清洁能源领域和中亚地区合作,一方面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可以为共建国家解决能源问题,推动这些国家的能源转型;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促进沿线国家间化解因能源问题导致的矛盾,比如上游国家和下游国家间因发展水电产生的分歧,从而推动区域和谐发展。

再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当前敦煌文博会的发展面临瓶颈,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未来需要推进对其规格的重新定位,把它当做一件国家层面的事情来办。一方面,这对于服务“一带一路”、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这对于甘肃省形象和士气的提升作用,是无法单纯用经济效益去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