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驻巴大使陆树林:对巴基斯坦人来说,中国人就像糖一样甜蜜

2021-06-02 18:52:00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2021年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70周年,长久以来,两国友谊是肝胆相照的信义之交、休戚与共的患难之交,堪称国与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典范。

近日,中国前驻巴基斯坦大使陆树林应邀接受了中国一带一路网的采访,深入阐释中巴两国“民心相通”的现状和外交关系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

陆树林曾在巴学习和工作了21年,1999年至2002年担任第12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他精通乌尔都语,对巴文化和人民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并为中巴两国友好合作与交流贡献良多。现在陆树林担任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的高级顾问、中巴友好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顾问等职务。

“中国人”和“糖”是同一个词 

中国一带一路网: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外交生涯,期间有哪些经历让您印象深刻? 

陆树林:我的外交职业生涯比较简单。第一阶段是语言学习。我曾在4个大学学习外语。1957年,我进入复旦大学英语系学习英语,后因国家的外交需要,在大三时被派往印度学习乌尔都语。在去印度留学之前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继续学习了半年英语,之后在印度德里大学学习了两年乌尔都语,在进入我驻印度大使馆后继续学习乌尔都语半年。1962年回国,之后在外文出版社实习了一年。

1964年,我被派到卡拉奇大学进修乌尔都语。毕业以后就在使领馆工作了,在外交部亚洲司工作时我也长期主管巴基斯坦事务。1994年国家把我派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当大使。在特多工作4年之后我又回到巴基斯坦当大使,卸任后退休。

我在巴基斯坦一共待了21年,在此期间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

2001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当时两国举行了很多庆祝活动。其中有一项庆祝活动是由巴基斯坦军方举办的。宴会场地布置得很讲究,连宴会桌上的布置都体现中巴友好。在宴会举行到一半的时候,主持人突然宣布,“我们完成了一项工程,现在请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将军和中国大使陆树林先生来共同剪彩。”当时我感到很纳闷,不知道是什么工程,现场也看不到有什么工程。我们被引到一张桌子旁边,这张桌子用彩布盖着,把布掀开以后,出现一个电钮。我和穆沙拉夫首席执行官被邀请一起按电钮,我们一按电钮,我立即感到眼前大亮,大家在后面热烈鼓掌。我朝前一看,前面马尔格拉山的半个山坡都亮了,用灯光组成“中巴友好50年”几个大字,既光彩夺目,又非常漂亮。

巴基斯坦朋友用这种别出心裁的方法来庆祝中巴建交50周年,体现他们对中巴友谊的高度珍视和热情。灯光一直亮到年底。晚上我每次从使馆出来都能看到,感到很自豪,也很感动。

我在驻巴使馆当一等秘书的时候,有一次和同事开车出去。不小心把车开到了山区的一条绝路上面,我们既不能继续往前开,因为前面是一条很深的山涧,开下去必然是车毁人亡,退又退不回来,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很陡的下坡。当我们正急得满头大汗的时候,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过来,他问:“你们是中国人吗?”我说:“是。”他就把手伸进车来同我们握了握。他让我们等一等,然后就叫人去了。过了几分钟,他叫来了一大群人,老的已经60多岁了,小的10多岁。他们来了以后,二话不说就要帮我们推车。

但老人阻止了他们,他先摸了摸车头,发现车头很烫,就叫那位年轻人先去山涧打水。在等水的过程中,我同老人用乌尔都语聊了起来,得知那位年轻人是老人的儿子,老人自己曾在离伊斯兰堡不远的中国援建的塔克西拉重机厂工作过。有位李先生和他很要好,向他学了不少乌尔都语,一次他病了,发很高的烧,李先生带他们的头头来看他,还给了他很多中国药,他吃了中国药后病很快也就好了。

老人儿子把水打来后,他先把车头浇了浇,并把水箱灌满,然后指挥年轻人按他的口令推车。在他们大力帮助下,我把车很快退到了平地。我把车停好后回头一看,发现他们已在往回走了,就马上下车拦住他们,想表示感谢。我从口袋里面掏出钱来,一边说,太感谢你们帮了大忙,就请你们喝杯茶吧,一边朝他手里塞钱。老人一看是钱立即说:“中国人帮了我们那么多忙,我们才帮了你们这么点小忙,钱绝不能收。”老人不收,我就把钱往其他人手里塞,其他人也一概不收,于是我就往一个小孩手里塞,小孩也不收,并且飞快地跑离了。

他们都不收,我正一筹莫展时,我的同事想起他包里有一包中国糖果,我高兴极了,就把糖果给了老人,老人看了是糖果,就收了,并且说,在乌尔都语中,“中国人”和“糖”是同一个词,都是“秦尼”,因此中国人对巴基斯坦人来说,就像糖一样的甜蜜,所以糖可以收。他把糖果分给了大家,他们高高兴兴地吃着糖走了。这个小故事说明,中巴友好是何等的深入人心,就连小山村里的人都对中国这样友好。

为中巴共建瓜达尔港搭桥 

中国一带一路网:当地人对“一带一路”倡议是什么样的态度,您了解吗? 

陆树林: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候,我已经离开巴基斯坦了。但是,我们两国商定共建瓜达尔港时我在巴基斯坦任大使,因此我对两国商定建设瓜港的过程是清楚的,我回国后也多次去过巴基斯坦,深知巴人民热烈支持瓜港和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对我们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发展理念也是极为赞赏和支持的。

中国一带一路网:您的著作《心香花环》中有专门的诗篇赞颂“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您怎么理解“一带一路”倡议? 

陆树林:巴基斯坦国语乌尔都语里有这样一句诗,我十分喜爱,因为它正好体现了我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

种树,就种大爱之树,

邻居的庭院里也能开花结果。

有一次,我去巴基斯坦参加它的战略研究所举行的一个研讨会,我在发言中就引用了这句诗并说,这句诗正好说明中国积极支持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和倡议建设“一带一路”的原因,我们认为,发展不仅仅要自己受益,还要让我们的发展惠及其他人,特别是邻居,合作共赢,共同富裕。我引用这句诗并作了上述说明后台下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中国的发展理念是一种同西方的零和博弈完全不同的崭新理念,体现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中国召开的两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热烈情况说明我们的理念符合世界特别是像巴基斯坦那样的发展中国家的愿望的,因而受到极为广泛的热烈欢迎和支持。

中国一带一路网:在以往的工作过程中,您是如何推动中巴合作和交流的? 

陆树林:2001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巴方希望中方能够帮助建设瓜达尔港,让其成为像喀喇昆仑公路一样的里程碑式的伟大工程。我参与了中巴两国商定共建瓜达尔港的过程。我认真如实地把巴方的愿望和要求向政府报告并提出建议。朱镕基总理访巴时在巴全国工商联举行的宴会上宣告将在回国之后派交通部部长率团到瓜达尔进行可行性考察,巴方热烈鼓掌和突出报道。交通部长黄镇东来巴后告诉我,朱总理访巴回国后第二天就请他到办公室交代考察任务,以及我把这一情况告诉穆沙拉夫首席执行官后,穆感动得连声说,“朱总理说到做到,雷厉风行,我要向朱总理学习。”之后,陪吴邦国副总理到瓜达尔出席开工典礼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

2003年,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当时政府让我担任领队,带领由交通部、商务部和公司人员组成的一个小组去瓜达尔港考察建设和安全形势。我高兴地看到,巴方对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高度重视,港口的建设进展很快,很多地方已经成型。到2007年第一期工程就完成了。

此后,我们国家就中巴经济走廊和瓜达尔港的建设举行过多次研讨会,我都参加并发言。另外,我还主编了《我们和你们——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故事》这本书。《我们和你们》是关于我国同邻国关系的系列丛书,已经出版了20多本,《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故事》是其中出的较早的一本。

我还将历年所写关于巴基斯坦和中巴友谊的诗文编辑成一书出版,这本书的书名为《心香花环》,我将这些诗文看作我的“心香花环”献给中巴友谊,献给我们两国,希望中巴友谊不断继承发展,万古长青。不久前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阁下联袂中巴友协主席沙祖康大使为这本书举行了首发式,成为中巴建交70周年的庆祝活动之一。

“中巴经济走廊将会改变巴基斯坦的命运” 

中国一带一路网:中巴两国在“民心相通”方面非常成功。您觉得“民心相通”的基础是什么? 

陆树林:我们中巴两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个共同的愿望是两国人民“民心相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在建设国家的事业上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两国人民就会越来越亲,关系就越来越友好。

中国一带一路网:“十四五”规划时期,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具体如何促进“民心相通”? 

陆树林:我们要多开展交流活动。互相交流的活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多组织到对方国家旅游活动,可以通过学习对方的语言,翻译出版对方的书籍、电影、电视剧来加强相互的了解。就我所知,我们两国正开展经典互译活动,这是很好的。一个国家的文化就是一个国家的根和灵魂,在根和灵魂上相互了解是真正的相互了解。

我之所以对巴基斯坦很有感情,是因为我在那里生活了很长时间,对巴基斯坦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多么友好。我学了巴基斯坦国语乌尔都语,使我很方便同巴基斯坦人民交流,去了解巴基斯坦人民的内心世界。

随着两国关系越来越友好,我们两国人民相互学习对方语言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现在巴基斯坦人学中文的越来越多了,中国人学习乌尔都语的也越来越多了。最早,只有北京大学有乌尔都语专业,现在天津、西安、洛阳、广州等地都有教学乌尔都语的专业了,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现象。

国与国之间的友谊并不像一个人的外貌可以自然地遗传,而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友谊才能继承和发展。两国友谊中的许多动人的故事,如果不记录下来,告诉后代,几代以后就会消失,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我编辑出版《心香花环》一书,就是要告诉中巴两国的年轻一代,中巴“铁哥们儿”关系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这样珍贵。我出版这本书,也算是为传承中巴友谊作了一点小小的贡献。

中国一带一路网:在您看来,外交关系如何影响“一带一路”建设? 

陆树林:外交关系友好肯定对“一带一路”建设有利。大范围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比较起来同中国友好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出的热情最高。

就拿巴基斯坦来说,巴人民对建设中巴经济走廊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中国提供大量资金建设的能源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技术合作项目都是巴基斯坦国计民生非常需要的。原来巴基斯坦能源很短缺,影响了工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我的印象中,在巴首都伊斯兰堡,一天都要停几次电,有时开会开到一半就停电了。在中巴经济走廊的规划中,能源项目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年我们国家帮忙建设了多种多样的能源项目,有传统能源,也有清洁能源。能源项目大部分已经竣工或者接近竣工了,所以巴基斯坦在能源方面的缺口已经基本解决了。这对巴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去年以来虽然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但巴经济的整体表现还是好的。中巴经济走廊的各个项目都在进行,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外界对巴经济状况的评估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巴领导人曾表示,中巴经济走廊将会改变巴基斯坦的命运,对本地区30亿人有利。所以我认为,国家关系好,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而“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又会进一步推动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或较发达国家对“一带一路”也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热情,这是因为他们越来越看到“一带一路”的好处,看到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的好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历史上,在丝绸之路上行进的是老牛破车,是骆驼队,现在是快速的中欧班列。现在每个月都有多趟中欧班列从中国多个城市开往欧洲各国,或从欧洲各国开来中国,这是何等壮观的场景啊!“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大大地方便和促进了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任何不抱偏见的人都没有理由反对“一带一路”。

  当然,也有个别国家反对“一带一路”。这样的国家不信合作共赢,而迷信零和博弈。这样的国家认为跷跷板的一边高十分,另一边必然低十分,这样的国家把别国的发展看成对自己的威胁,不愿看到“一带一路”取得成功。我们早就说过,“一带一路”不是独唱,而是大合唱,是交响乐,我坚信,合作共赢是人间正道,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会加入“一带一路”的合唱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