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8月11日,驻非盟使团与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联合举办“中非团结抗疫”视频研讨会。会上,中国非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新烽发言,分享了中国卫生发展的经验与成就以及继续深化中非医疗卫生合作的建议。
李新烽说道,作为国家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在卫生健康领域取得的丰硕成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缩影之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进一步凸显了全面加强与深化中非卫生健康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李新烽介绍,长期以来,中国往非洲派遣医疗队,深受非洲当地群众欢迎。1963年,中国政府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截止2018年,在非洲的47个国家都有中国医疗队的身影,前后共有2万多医务人员远赴非洲参加援外医疗的工作,55年来共医治了2.2亿的非洲患者。
从1970年开始,中国支援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建设医疗机构,致力于改善受援国医疗设施条件。截止2014年,中国援建约80个医疗设施项目,有效缓解受援国医疗卫生设施不足的问题,还为援建医院提供大量成套医疗设备和药品。截止6月8日,中国已向非洲11个国家派出148人次抗疫专家医疗组。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凸显了中非在医疗卫生领域,尤其是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加强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李新烽提出,未来中非双方宜在公共卫生体系、公共卫生软硬件加强中非公共卫生合作。
李新烽说,中非应借鉴中国相对成熟的经验,支持非洲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普及、预防、控制和监管体系,对于增强非洲卫生安全能力、促进非洲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硬件方面,中方将大力支持全非公共卫生机构——非洲疾控中心的建设,从长远来看,中非需要积极探索合作建设、管理和经营医院的方式,才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软件方面,要重视将互联网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通过“互联网+医疗卫生”完善非洲公共卫生体系,使公共卫生服务真正实现普及性和普惠性。
李新烽表示,中非医疗卫生合作应将援助与投资结合起来,将医疗卫生产业发展与非洲工业化结合起来。为此,需要支持中国医药卫生企业赴非洲进行投资,通过深化合作,不仅有助于增强非洲医疗卫生能力建设,也有利于中国医疗卫生产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