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波:三方面入手保障“一带一路”物流畅通

2021-01-05 21:28:00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波在日前举行的复旦大学第四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上表示,疫情之下“一带一路”合作展现出十足的韧性,中远海运在过去几年间始终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依托庞大的综合船队和全球服务网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据冯波介绍,中远海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了189条航线,投入200万标准集装箱(TEU)运力,占集团集装箱运力规模的65%。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中远海运投资运营的集装箱码头为当地创造了1万多个就业机会,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就是典型案例。中远海运在欧洲开发的中欧陆海快线,将比雷埃夫斯港作为枢纽港,打造了远东通往欧洲的第三条贸易通道。

冯波表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物流供应链的安全和畅通对“一带一路”建设,乃至全球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他看来,应该从强化资源多点组合、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以及坚持绿色航运理念三方面,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的畅通和安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以下为冯波讲话全文:

受集团委托,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中远海运在过去几年里如何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在此过程中如何实现自身成长。

首先我想谈谈在全球疫情之下,“一带一路”面临的形势。

从2020年开年以来,全球受到疫情的影响非常严重,全球经济下行,贸易摩擦不断升温。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合作展现出十足的韧性。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3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20年前10月,虽然我国对外非金融直接投资同比下降2.3%,但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3.1%。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性和前瞻性,以及全球合作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航运物流企业,中远海运在过去几年间始终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依托庞大的综合船队和全球服务网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2016年重组以后,集团已经成为全球运力规模最大的综合航运公司,规模优势和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境外利润占比达到50%以上,在世界全球500强中排名第264位。

目前,中远海运经营的船舶达1371艘,总载重1.9亿吨,其中集装箱船舶537艘,干散货、邮轮、杂货、特种船队规模均居世界第一。集团开行的集装箱航线达263条,挂靠102个国家的328个港口,全球投资码头59个。其中集装箱码头51个,年吞吐量达1.27亿标准箱,居世界第一。此外,集团全球燃油销量超过2770万吨,集装箱保有量规模达3700万,海洋工程制造以及船舶代理业务也居世界前列。

这样的规模和实力为我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比较好的基础。在过去几年里面,中远海运积极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搭建桥梁。

第一,以船舶为纽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189条航线,投入200万标准集装箱(TEU)运力,占集团集装箱运力规模的65%。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的油品、干散货海运量每年大约分别在6500万吨和4000万吨。从2016到2018年,中远海运在东南亚、印度、欧洲、拉美和非洲的市场平均增长率均超过35%,有的甚至达到120%。

第二,以码头为支点,中远海运在全球投资运营的集装箱码头绝大部分分布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区域,这些项目的投资开发为当地提供了1万多个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希腊收购的比雷埃夫斯港,为“一带一路”建设树立了良好典范。我们在当地的投资,除了给自己带来经济效应,也是缓解了当地就业、债务危机,这也为中国和欧盟的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以综合物流为延伸,我们以海运为基础,积极为客户提供全程物流解决方案。中远海运在欧洲开发的中欧陆海快线,整合枢纽港海运与国际班列的资源,将比雷埃夫斯港作为枢纽港,开通远东经海运至比港,再由比港至欧洲内陆的海铁联运路径,打造了远东通往欧洲的第三条贸易通道,比传统的海运路径交货期减少7到11天,成本大幅削减。2020年1到10月份,中欧海铁快线发送760班,同比增长35%,成为中国进入欧洲的重要通道之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物流供应链的安全和畅通对“一带一路”建设,乃至全球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的畅通和安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第一,强化资源多点组合,保证“一带一路”物流链安全稳定。

本次疫情使物流体系应对突发风险能力受到空前挑战,也得到广泛重视。随着产业格局、贸易格局深刻调整,产业链渠道更加广泛,全球供应链更加网络化,消费结构更加复杂,供应链安全将愈发重要,这就要求国际物流行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运输方式,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更具弹性的综合服务物流体系。

具体而言,保证“一带一路”物流链的安全,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要构建全程运输能力。通过整合航线、码头、场站、仓库等各类资源,构建多元化运输模式,使物流服务更加安全灵活可靠,更有能力抵御突发事件对供应链的不利影响。疫情期间,我们加大了铁路、空运组合式的投入和连接,形成以海运为主干的多式联运体系,保障了国际海运通道的畅通。

其次,提升综合物流的服务能力。随着制造业升级、消费升级和贸易结构的改变,为客户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势在必行,我们正在打破业务的界限,与客户建立长期且深度的合作,通过整合物流、海运、码头、金融、保险、信息等多元化的服务资源,开展产业经营,为客户量身定制全方位的服务产品。

第二,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保障“一带一路”物流链高效运行。

这里我想重点讲一讲数字化对于“一带一路”供应链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从这次疫情给我们的教训来看,数字化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在打造疫情后物流供应链方面,我们计划整合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等技术在航运领域的规模应用。

2018年,中远海运牵头9家企业成立了全球航运业务网络(GSBN),打造行业区块链联盟,成为航运区块链的先行者。目前,联盟的集装箱运力占全球30%以上,港口份额占全球40%以上。我们还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货物数据交换,2020年5月,中国首个5G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中远海运集团厦门远海码头进入测试阶段,成为推动港口智能化升级与变革的又一举措。

第三,坚持绿色航运的理念,保障“一带一路”物流链可持续发展。

大家知道,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全球为数不多拥有普遍共识的领域。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共同构建绿色“一带一路”的发展氛围。国际海运组织限硫令的实施,将使航运业环保力度不断增强,也将成为海运行业绿色发展的新趋势。中远海运的所有船舶都加装了船舶效能管理系统,有效减少了船舶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2019年,中远海运全年累计节能资金投入7630万元,完成港口岸电改造29套,节约用电近1万度。

  疫情是一次冲击,但也是一个节点和起点。在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发生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下,“一带一路”应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此,我们将与各界同行加强合作,推进“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通过各方面努力,共同建设一个绿色、合作、可持续的“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