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日前,国务院分别印发《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统称《总体方案》)。
《总体方案》指出,建立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金融开放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方案》提出,自贸试验区要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模式和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率先挖掘改革潜力,破解改革难题。要着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要推动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的贯彻实施。
《总体方案》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统筹谋划、加强协调,支持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要提高对办好自贸试验区工作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精心组织好总体方案实施工作,抓好改革措施的落实,有效防控各类风险。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7省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创新思路、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积累经验;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好对比试验和互补试验;要及时总结评估试点任务实施效果,加强试点经验系统集成,持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新增自贸试验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
3月31日,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增自贸试验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西部开发、东北兴起、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
2016年8月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省市再设立7个新的自贸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参照上海等现有自贸试验区,新的自贸试验区主要依托发展基础较好的国家级新区、园区设立,每个都包含3个片区,面积在120平方公里内。
王受文表示,这7个新的自贸试验区与此前的上海、天津、福建、广东4个自贸试验区,共同形成了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新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是为了在更大范围进行改革创新实践和探索,建设更多改革开放“试验田”,进一步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王受文说,7个方案充分体现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总体要求,体现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借鉴上海等现有自贸试验区成功改革试点经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聚焦“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以及“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扩大内陆地区开放”等重大命题,在投资、贸易、金融制度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开展改革探索,在有效防控风险基础上打造开放高地。
“新试点的7省市将结合自身特点,提出在自贸试验区探索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构建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体系、创新现代农业交流合作机制、创建人文交流新模式等特色试点任务,与上海等现有自贸试验区形成对比试验、互补试验,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王受文表示。
布局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此次新增的7个自贸试验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对此,王受文表示,建设自贸试验区,目的就是要形成能够在全国推广复制的改革经验,同时为全国领域内的开放进行风险测试。
“自贸试验区要向全国推广复制经验。如果有中西部地区的,有东北地区的,就能形成一些经验,进行风险测试,有助于在全国范围更高层次、更广泛领域进行推广。”王受文表示,选择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主要考虑是将服务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促进内地与港澳经济的深度发展,深化两岸的经济合作。
此外,新自贸试验区在整体方案设计上也考虑到了差异化问题,在试点内容上进行立体化探索。辽宁重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浙江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通过建设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国际油品的储运基地来推动对外贸易发展;河南要打造国际交通物流通道,来降低运输费用;湖北重点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促进中部地区与长江经济带战略对接以及相关产业升级;重庆将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四川要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发战略,结合创新要素;陕西将创新现代农业交流合作机制,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王受文表示:“这些不同的自贸试验区试点各具特色,为的是在全国能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全国来推广。”
7个新设自贸试验区大盘点
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
【定位】 加快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
【目标】 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努力建成高端产业集聚、投资贸易便利、金融服务完善、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引领东北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定位】 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东部地区重要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先导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配置基地。
【目标】 经过三年左右有特色的改革探索,基本实现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集聚、法治环境规范、金融服务完善、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作用突出,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显著提升,对接国际标准初步建成自由贸易港区先行区。
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定位】 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目标】 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集聚、交通物流通达、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引领内陆经济转型发展,推动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
【定位】 立足中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努力成为中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目标】 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力争建成高端产业集聚、创新创业活跃、金融服务完善、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
【定位】 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支点。
【目标】 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努力建成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集聚、监管高效便捷、金融服务完善、法治环境规范、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努力建成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推动构建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带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
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
【定位】 立足内陆、承东启西,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西部门户城市开发开放引领区、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先导区、国际开放通道枢纽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
【目标】 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力争建成法治环境规范、投资贸易便利、创新要素集聚、监管高效便捷、协同开放效果显著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在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定位】 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
【目标】 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努力建成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聚集、金融服务完善、人文交流深入、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