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央音乐学院主办,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中央音乐学院“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承办的“‘丝绸之路’音乐融合与创新研讨会”于昨天在中央音乐学院圆满落幕。历时两天(2018年7月15-16日)的研讨会,得到了爱慕集团、国能中电集团、盘古智库、北方昆曲剧院、贵茶、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日本航空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助理时坚东、中国唱片公司总经理兼中国戏剧出版社社长樊国宾、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长靳飞等和来自日本、美国、俄罗斯、土耳其、乌克兰、波兰、英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苗建华主持。开幕式上,主办方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助理时坚东分别讲话。他们强调了文化及音乐交流的重要性,音乐是各国人民心灵沟通的渠道,是建立友谊的桥梁。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传递“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促进民心相通、文明互鉴。
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央音乐学院“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秘书长张伯瑜教授主持。中央音乐学院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组委会主任郭淑兰,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长、盘古智库学术委员靳飞分别发表主旨演讲。郭淑兰理事长在题为《弘扬丝路精神,建立“一带一路”音乐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新机制》的主旨演讲中讲到,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未来发展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国内外得到了积极响应,这也为高等教育更加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央音乐学院为此成立了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为构建一带一路音乐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促进一带一路音乐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力量。靳飞会长在《不同的乐器,共同的乐章》的主旨演讲中讲到,中国儒家学说创立之初即包含有音乐元素,孔子既是思想家也是音乐家,“礼、乐、御、射、书、数”等“六艺”被作为上流社会的基本教养。音乐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进程中,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与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国历史还存在一个特别的现象,即越是在民族融合与国际交流程度较高的时期,越是音乐繁荣发展的时期。中国音乐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高峰是在唐代。唐代的大规模的国际经贸与人文交流,带动了一次世界范围内的音乐与乐器的大规模交流。音乐帮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跨越语言障碍,达到感情的沟通。大规模的音乐与乐器的交流,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发展。
本次研讨会共设置了7个单元,分别由32位中外专家学者在各自单元中发言并在与会者间展开讨论。第一单元“中国音乐中的丝绸之路元素”,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林萃青主持了讨论,主要内容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谈龙建的《曲韵、曲风、曲情与曲意—隐秘于“弦索十三套”中丝路音乐的痕迹》;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副监事长陈飞的《古代丝绸之路的音乐传播与唐诗宋词》;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教授刈间文俊的《中国的电影音乐—开放的“大唐”想象和〈妖猫传〉》。第二单元“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统音乐及其相互交融(1)”的研讨由东京大学刈间文俊教授担任主持人,俄罗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教授卡拉德根娜·玛格丽特以《从中国到伊朗的音声之路—以intag-e博斯坦的石刻为例》做了报告;日本神户大学教授寺内直子则以《伎乐在日本的现代化发展》、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副主编孙凡教授以《丝绸之路对当下中国区域传统音乐传播的影响》分別阐述了丝路音乐在沿线国家中相互交融延续的案例。第三单元“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统音乐及其相互交融(2)”,由香港浸会大学音乐系教授林青华主持。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讲师梅根·希尔的《浅草的声音景观蒙太奇:一首21世纪日本民歌中的本土化比喻及全球音乐流派》;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王征的《龟兹与敦煌乐舞飞天内容形式展现出的文化融合与发展》;土耳其穆斯塔法凯末尔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麦斯卢·加德纳的《顺势而行!音乐,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邂逅及社会包容:安提俄克文明唱诗班-土耳其哈塔伊省个案研究》,这三个报告为这一单元的主題提供了更丰满的丝路音乐融合与发展的案例研究。
第四单元“西方音乐中的丝绸之路元素(1)”,由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谈龙建主持,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教授刘洪柱以《图兰朵》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为主题;伊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莫哈默德·阿扎德法就《西方音乐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融合:伊朗人演奏西方乐器的案例》为主题分别展开研讨。第五单元“西方音乐中的丝绸之路元素(2)”,由伊朗德黑兰艺术大学副校长莫哈默德·阿扎德法教授主持,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林青华报告了《清代西方对中国音乐看法的转变》;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林萃青则以《跨越历史时间与文化空间的音乐演出:诗经歌曲在中国美国演唱的案例》为题,波兰文化功勋专家、乌克兰肖邦协会会长沃洛毕奥娃·娜塔莉娅就《肖邦与一带一路--肖邦音乐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文化发展的影响》分别做了发表。
第六单元“一带一路音乐的教育、传播与创新(1)”由中央音乐学院刘红柱教授主持。该单元的内容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谷曙光的《丝绸之路音乐融合与中国文艺开启新篇章》;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教授施祥生的《意图模式与关系图:一带一路—跨文化影响学习的模型》;《人民音乐》副主编张萌博士的《“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第七单元“一带一路音乐的教育、传播与创新(2)”由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教授施祥生主持。东京大学长木诚司教授报告内容:《日本近代音乐里的中国表象》;乌克兰国立基辅大学教授切尔努哈·那吉娅报告内容:《艺术领域现代专家的专业培训:国际合作媒介》;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翟实报告内容:《钢琴在“一带一路”音乐交流中的成就--以中俄钢琴艺术的融合与创新为例》。
以上七单元结束后,“丝绸之路”音乐融合与创新研讨会还举行了闭幕式,由中央音乐学院“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秘书长张伯瑜教授主持。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长靳飞、东京大学刈间文俊教授、伊朗德黑兰艺术大学莫哈默德·阿扎德法教授、爱尔兰科克大学施祥生教授、香港浸会大学林青华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林萃青教授、乌克兰国立基辅大学切尔努哈·那吉娅教授就两天研讨会会议情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交流。会议最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助理时坚东代表主办方对会议进行总结,对与会学者、承办单位、支持单位表示感谢。“丝绸之路”音乐融合与创新研讨会圆满落幕。
中国音乐家协会世界民族音乐学会会长陈自明,北京戏曲评论学会监事长梅卫东,原监事长徐玉良,常务副会长叶金援,副会长、北方昆曲剧院党委副书记孙明磊,丝绸之路城市联盟秘书长巫碧秀,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李旸阳,学会秘书长朱龙斌,常务副秘书长王泓源、学会常务理事谷曙光和学会副秘书长王际岳、赵雷、田葆济,秘书长助理王亮鹏、王子溟、窦强、肖岳、赵千里、刘泰宏,学会理事及会员代表翟实、崔亚利、史兆杰、张秀岚、贾利民、刘文、周到、张雪、关红、张崇慧、刘建波等200余人参加了相关活动。